红色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红色文化
百战不殆凭利器 ——党创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历史经验
来源: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编辑部 日期:2021-04-23
百战不殆凭利器
——党创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历史经验
张恒立
根据史料记载,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有据可查的是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即19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华诞。回顾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从1921年至2021年,100年间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与人民共命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岁月如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我们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1927年8月1日,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北伐军两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走过来的这支军队,由红军发展为八路军、新四军,再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一步的发展,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英勇悲壮的牺牲。二万五千里长征、十四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都是一部部英雄史诗,一首首英雄赞歌。
一、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经验和立下的不朽功勋
(一)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积极创建人民军队。
共产党坚持革命不怕牺牲,发动上百次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了革命军队。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帝国主义列强,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开始创建新型人民军队。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朱德同志曾经回忆道:“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北伐军中大批共产党员被清洗出来,不能立足。为了挽救革命,也是形势所迫,再不起义不行了,党才决定8月1日在南昌起义。”
继南昌起义之后,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在广州举行起义。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连续发动并领导了海陆丰、黄麻、平江、百色等100多次武装起义,使我们党有了自己独立领导的革命军队。
(二)毛泽东同志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率领红军艰苦奋战与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巩固和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国先后建立了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1930年10月至1933年春,蒋介石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四次反革命“围剿”。红军采取毛泽东同志制定的“诱敌深入、歼敌于根据地之内”的战略方针,连战连捷。全国红军达到30万人。
正当革命烈火熊熊燃烧之际,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战略战术原则受到党内“左”倾错误领导的排斥。红军艰苦奋战一年多,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前后,除留下部分部队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外,各个根据地的主力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成为党和我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打那以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摆脱了40万敌人的围追堵截,纵横两万五千里,胜利会师,到达陕北。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三)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为赢得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1931年9月18日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又发动“卢沟桥事变”,妄图侵占我国华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倡导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在党的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革命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成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歼敌4万余人,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等作战形式,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中,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东北抗联、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革命武装力量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0%的伪军,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敌170余万人,为赢得中国近代史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人民解放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毅然决定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面对武器装备精良、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队,我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在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毅然决定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1948年9月以后的四个多月里,我军先后发动了气势磅礴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反动统治的军事力量。三大战役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指挥艺术之高超,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罕见的。1949年4月20日夜,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大军,西起九江、东到江阴,在千里战线上横渡长江。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百万雄师全部渡过了长江,晚上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二野战军占领了南京总统府。毛泽东创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央军委用电报将这首诗发到各路南下大军前线,鼓舞全军将士向全国大进军,用胜利的捷报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迎着新中国冉冉升起的曙 光,党创建的人民军队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裹挟着“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新中国面临严重威胁时,当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毛泽东主席发出《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者。60年代以后,每当祖国边疆受到外敌入侵威胁时,我军进行了中印边境、中苏边境、中越边境以及西沙、南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用鲜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六)改造山河、为民造福,党创建的人民军队肩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两副重担。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军队服从国家大局,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屯垦新疆、开发大庆、胜利油田,治理淮河、黄河、海河,建设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建成昆、京九、青藏高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到处撒下子弟兵的热血和汗水。在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威胁时,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指战员的铮铮铁骨和奋不顾身的英雄行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处处镌刻着人民子弟兵改造山河、为民造福的英雄业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导下,全军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各项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全军官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周围,正在向科技强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军的政治优势和力量源泉,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些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坚持围绕党和军队中心任务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坚持实行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等等。这是人民军队特有的军事文化,经过近百年积淀和结晶,反映人民军队建军、治军和打仗的特点规律。这些光荣传统是无数先烈用流血和生命换来的。笔者认为: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克敌制胜有十大法宝,值得当代中国人学习和借鉴。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的原则和宗旨
从人民解放军的军旗设计方案上讲,红色军旗上那颗金黄色的五角星,象征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表明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党创建人民军队以来,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在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能够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形成并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整套制度。这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的创造性理论,它揭示了政党和军队的本质关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要求人民解放军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做到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未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授权,任何人不得插手军队,更不得擅自调动和指挥军队。上述规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军队唯一的领导力量,枪杆子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长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积极参加经济社会建设,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所以稳定,军队没有脱离党的领导的轨道,这很重要。”
寻根溯源,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发展之根本,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确定的建军原则,是人民军队无敌于天下的根本保证。1929年12月底,为了纠正红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由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大会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为大会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决议)。决议总结了两年来红四军建党建军的经验,规定了红军建设的一些基本原则:1.规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决议规定在红军中要建立党的领导中枢,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中领导,履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以保证军队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无产阶级政党手中。2.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4页)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3.强调必须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决议指出,要用马列主义教育部队,并明确了政治工作系统与军事工作系统的关系,规定了加强军队政治工作的制度、任务和工作方法。古田会议确定的这些建军原则,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怎样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是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纲领和奠基石。
(二)我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战争年代,国民党军队被人民群众唾弃为“刮民党”、“遭殃军”。而我们人民解放军走到哪里,哪里的人民群众拥护又欢迎。为什么会有鲜明的反差呢?就是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我军创建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不管斗争岁月多么艰苦,都同人民并肩作战,亲密无间。当年有首山歌唱到:“一颗大树万条根,红军百姓一家人,红军如鱼民如水,鱼水哪能片刻分。”新时期,我军官兵弘扬服务人民的传统,时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挂在心头,在危急关头临危不惧,奋勇当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五、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七、八十年代的力挽狂澜,九十年代的“抗洪精神”,21世纪初的抗击“非典”、抗击新冠疫情,他们用军人的忠诚确保了共和国的安宁。“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队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必然会像对待子弟一样爱护官兵。
(三)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是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克敌致胜的关键,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攻坚克难的利器
毛泽东同志说过:“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绝不会被任何敌人所屈服”。军队作为一个武装集团,其基本职能是战斗或准备战斗。不怕牺牲、英勇善战,是我军克敌致胜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说:“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毛泽东所说的“气”,就是我军敢于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建军94年的历史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如张思德、董存瑞、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欧阳海、王杰、雷锋等。这些典型人物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官兵建功立业。人民军队是一所培养和锻炼人的大学校,造就出千千万万的时代英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
英勇善战的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我军创建之初,就把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崇高情怀培养了广大指战员以牺牲生命来夺取胜利的战斗精神。我军是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而奋斗的,为了人民的利益,就要一往无前,舍生忘死,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人民军队的发展史,是一部可歌可泣、英勇善战的奋斗史。红军指战员过雪山草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凝聚成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培育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善战的顽强作风,创造了无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正是这种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使我军在任何时候都能克敌制胜。
(四)军令重如山、纪律严似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严明纪律、严格管理,是保证完成党的军事任务的政治基础。在建军之初毛泽东同志亲手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完善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主席在西柏坡向前线官兵发电报:“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1948年第四野战军在解放锦州时,许多部队驻扎在苹果园里。当时正是苹果飘香的季节,尽管树上硕果累累,但战士们一个也没吃。毛泽东同志听说后很感动,他说:“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纪律,是我军保持高度集中统一,受到人民拥护的重要原因。铁的纪律是我军战胜国内外敌人的根本保证。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作战任务中,烈火烧身也坚决遵守战场纪律,保证了战斗计划的顺利完成。纪律严明、管理严格,军队就不会涣散,就能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创建人民军队以来,我军指战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五)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贯穿于人民军队发展的历史,是我军战斗力形成的重要源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是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伟大的民族精神孕育了人民军队的好传统。艰苦奋斗、倡俭戒奢、以廉为荣,是我军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制定了勤俭建军的原则,红军伴随着“红米饭、南瓜汤”的歌声,同敌人作战,夺取胜利。1936年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采访,他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从这些小事上,斯诺发现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叫做“东方魔力”,断言这是古老中国的“兴国之光”。斯诺讲的“东方魔力”,就是我们党和军队长期培养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生都保持艰苦奋斗、勤奋俭朴的好作风和好家风。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就是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
(六)政治上建立官兵完全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官兵一致为共同理想而奋斗
党创建人民军队之初就提出要彻底消除官兵之间的差别,在政治上使官兵一致。军官爱护士兵,士兵尊重军官。在井冈山,毛泽东同志就立下一个规矩:官兵一致,这是我们处理内部关系的准则。毛泽东和战士一样,在井冈山吃糙米饭,喝南瓜汤。直罗镇战役,毛泽东亲临前线,逐个查看伤病员的伤口,还取下自己的水壶,逐个喂他们喝水。《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官兵是平等的,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差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正确处理军内外关系的原则和优待俘虏的政策。在军内,要废止辱骂和肉刑,实行经济公开,作到官兵平等;在军民关系上,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红军还要执行正确的俘虏政策,“优待敌方俘虏兵”,“优待伤病兵”。政治上的民主,就是军官和士兵政治上平等,都应以主人翁姿态关心部队建设。军官必须尊重士兵的人格和民主权利,倾听士兵的意见,接受监督。士兵有权参加连队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批评和监督军官,同一切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参加评功评奖等。十八大以来,中央军委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对于弘扬我军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七)人民军队在经济、军事上实行民主管理,战前动员士兵出主意与战后开展战评活动
“民主得人心,民主得智慧,民主得胜利”,这是党创建人民军队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际上是人民民主的胜利。人民军队实行经济、军事上的民主管理是我军的一项建军原则,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1.经济民主,就是实行经济公开。士兵可以通过士兵委员会的经济民主组织,协助连队首长管理伙食和农副业生产,监督经济开支,定期公布账目,防止和纠正贪污浪费、侵占士兵利益等不良现象,使生活不断得到改善。2.军事民主,就是在训练中,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开展评教评学、民主练兵。在作战时,战前发动士兵出主意、想办法,解决战术、技术难点;战后开展战评活动,总结战斗经验。1949年4月,我军决定发动渡江战役。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重兵把守的长江天险,部队广泛开展军事民主,发动士兵提出了成百上千条克服渡江难关的办法。4月20日晚,我军万船齐发,劈波斩浪,只用几个小时就突破长江天险。可见,发扬民主能出战斗力。人民军队实行经济、军事上的民主管理的优良传统历久弥新,成为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法宝。
(八)具有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进行军事装备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军队编制体制现代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争年代,党创建人民军队后即着手兴办军工厂,军工厂自行研制枪炮、地雷、手榴弹、手摇发电报话机等作战武器和装备,发明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游击战等战术。建国不久,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0世纪末发生的新军事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广泛的军事革命。21世纪初爆发的世界局部战争,信息战贯穿作战全过程,渗透于战争各个领域,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的焦点。高技术战争的本质是信息化。我军抓住机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信息化作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我军建设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人民军队具有适应时代变迁,紧跟科技发展和进行军事理论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保证自己的军事力量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军事形势面前勇立潮头,努力建设一支世界级的强大军事力量。人民军队具有现代化的军兵种结构和先进的编制体制及军事理论,具备现代化的陆海空三军,具有强大的核威慑和火箭军战斗能力,具有能够满足现代化作战要求的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部队。
(九)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努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为了培养高层次军事指挥人才,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就注重兴办人民军队的学校。在我军历史上创办过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多所军事院校。1936年6月毛泽东亲自到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并为抗日军政大学题写校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抗大为我军培养了13万名军事指挥等人才。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实质是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转型和战争形态的根本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加速信息化建设,着眼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积极构建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型军事体系,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因为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军事斗争的面貌,引发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工业时代军队的武器装备、组织体系、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后勤保障方式等,都将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进行改造,并形成新的军事体系。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标志,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人民军队努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建设是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复合式发展。
(十)“师夷长技以制夷”、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发展中国海空军、火箭军等技术兵种
推进人民军队网络化建设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信息时代,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信息化军队要走开放式道路,不断扩大国际军事交流和合作。近年来,我国应邀与多个国家举行十多次联合军事演习,组织部队主官和业务部门出国考察,向多个国家派出多名军事专业留学生,组织高级军事代表团出访等。同时也有许多外国军事人员来到我军院校学习,一些国家的国防部长、总司令等高级代表团访问我国。这加大了国际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习借鉴外军建设的先进经验,推进军队网络化建设。我国是个濒海大国,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内水、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有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有6500多个大小岛屿。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保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非常必要。在当代,无论在海上还是陆地作战,都离不开空军的支援。在未来战争中,谁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所以我们把海空军、火箭军及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摆到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练兵备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我军的实战能力和威慑力。
日前,习近平主席指出:“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也是不能打胜仗的”、“要深化战斗精神培育,培养当代革命军人的精气神”。习主席还多次指出,军队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要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要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100年历史沧桑,党旗飘扬;100年英雄辈出,军歌嘹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军事文化的精髓,是建军立军之本。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传统更好的发扬光大,用依法治军的形式把这些优良传统固化下来,作为建军治军的根本遵循,朝着强军目标奋勇前进。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定能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作者:南昌市政协教卫文体文史委主任,市政协机关党组成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