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

艺术之家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之家

孙永军:用老墙铸红色画卷

来源: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 日期:2022-01-10

--危春勇

      “传老墙文化,颂百年风华。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一场红色印记展在天津市武清区博物馆举行,引起各界观众的热烈反响。

  斗笠、草鞋、步枪,红星闪闪的挎包,古朴温馨的油灯,鼓舞人心的对联:万夫工农擎起苍生志,星火燎原铸就万事功;横批:共产党是大救星……

  举着站塘区模范营旗帜的红军队伍斗志昂扬地高呼着:不消灭敌人,不回家种田!前进会昌、西江、瑞金等县的赤少队积极向站塘区模范营看齐,武装上前线……

  一幕幕原汁原味的场景再现,带人们走进了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这些老墙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名叫孙永军,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资深艺术家。

 

 

井冈山下拍片意外发现红军标语

 

  孙永军是天津武清人,从事电影美工已有35年。1986年,他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即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美术师,先后参加了《大决战》《大转折》《保卫延安》《惊天动地》《中国远征军》《白求恩》等数十部电影和电视剧的美术设计与制作。

从事影视工作同时,孙永军还进行着油画及各种造型艺术的创作研究,尤其是执着寻求并潜心研究表现革命红色内容的载体。经过十几年的钻研、探索与努力,终于创造出平面加立体的全新造型艺术门类,即老墙艺术。

  老墙艺术内容与形式,来源并取材于革命老区,即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战斗驰骋的疆场。孙永军介绍,1927年红军诞生时,我党我军就将文化宣传列为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湘赣边界地区,红军在农庄村舍的墙壁上书写绘制了大量的标语、壁画,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各项政策和打倒反动派、解放劳苦大众的革命目标。其所蕴含的革命初心,对于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个电影美工,为什么会对老墙发生兴趣并进而开掘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呢?采访中,孙永军跟我讲述了好多外话,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是为日后在这方面的创作做了积累与铺垫。

1999年,孙永军随宋昭导演参加8集电视剧《井冈山》的拍摄。担任美工多年的他,第一次到南方革命老区拍影视剧,先后到了永新、吉安、泰和、永丰等地。

  那时候,井冈山地区尚处在半封闭状态,许多地方还没有开发。他执意前往大山深处、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去找景选景,而没有满足于茅坪、茨坪等现成的场景。

  在井冈山下、离永新县城没多远的一个村落,孙永军突然发现一片墙壁上还保留着红军时期的宣传画和标语,一幅、二幅、三幅……数一数,有不少,兴奋的不得了,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惊喜异常。

  通过接触,孙永军了解到,红军时期条件艰苦,标语和漫画是当时一种简便易行的常用宣传形式。面对这些书写在墙壁上的字画,孙永军端详、玩味、体会,听着当地村民的讲述,愈加感到太有意思、太有意义了。

  在现场,孙永军便将随身携带的傻瓜照相机拍个不停。回京后,他拿着洗印出来的这些照片,反复琢磨,越看越有味道,那些带有岁月的苍桑,被炮火硝烟洗礼的老屋旧宅、残墙断壁,深深触动了心灵,他脑海中迅即闪现出一个念头,能不能将这些个老物变成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留给后人。

 

赣南工作半年为创作积蓄情感

 

      2005年,孙永军又来江西参加反映红军时期风土人情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花开》拍摄。担任美术指导的他,连续在赣南呆了六七个月,瑞金、于都、兴国等地跑了个遍,而又以在兴国的时间最长。

  期间,他结识了兴国党史研究专家胡玉春。两人同龄,在一起相处和交流,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胡玉春熟悉红军当年在赣南时期的历史,为电视剧拍摄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料,都是孙永军想要而一时又难以找到的。

  有一次,胡玉春带着孙永军在兴国莲塘镇白石村考察选取拍摄场景,并采访了村里七八位健在的老红军。一位姓曾的老红军,因为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被打断了胳膊,没有去长征一直留在村里。老人已经70多岁了,眼睛也不好使。语言不通,胡玉春就做翻译,老人说了不少当年的战斗经历以及激励后辈的话。

在电视剧拍摄期间,一些老乡也常和孙永军聊天,告诉他村里有多少人参加了红军和红军的故事。他深感老区人民之纯朴,也对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而感到由衷钦佩与敬仰。孙永军说,这些鲜活的素材,既为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帮助,也为自己后来进行老墙艺术创作积淀了情感、积蓄了动力。

  得知孙永军对红军标语、漫画感兴趣,胡玉春还专门带着他爬坡过岭,到深山沟里去寻找。经过一番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看到了所剩不多的红军标语,孙永军既惊喜又心痛。喜得是看到了之前未曾看到过的新标语,那种兴奋感,让人激动不已;痛得是经过几十年的风侵雨蚀,这些标语已岌岌可危,再不想办法将其保护下来,就有可能被永久地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中。想到此,孙永军心里不由自主地增添了一份紧迫感。

      2009年,孙永军在福建拍摄电视剧《古田1929》。在古田会议旧址纪念馆和当地文博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对此已有明确指向的他,也收集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进一步丰富了创作的素材、拓展了艺术的视野。

 

将这辈子所学东西都熔铸创作中

 

  二十年间,孙永军前前后后来江西、福建、湖南等地计有二十多次,坚持不懈地探寻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遗存,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意外的收获。

艺领先锋,艺领未来。自从一发现并接触到了这些红军标语和漫画,孙永军就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别人没有创作过的东西,自己能不能来做?他在心里默默地扎下了一个根,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对革命革命战争年代的老墙遗存进行复原创作,让每件作品都有可解读的内涵,能对当代人、对下一代有所启发、有所教益,进而传承,发扬光大。

  心动不如行动。20062007年间,孙永军从兴国红军当年反围剿的现场,在废弃的老房子附近采集了一些即将风化的红土、红石,一百多斤装了两个大纸箱,坐火车带到北京。后来朋友得知此事,就热心帮忙义务运送了好几次。随着物流兴起,便直接走货运了,几百斤、上千斤,既方便也快捷。

  有了原材料,就考虑去怎么创作、怎么去雕塑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也就是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时候,孙永军正式开始了老墙艺术的创作。

  一件老墙作品,是多种材料的运用与聚集。孙永军告知,从老区运过来的这些沙石,都是纯天然的原材料,加上矿物质颜料,还有搭建布景的聚合材料。设计完全按照美术的外形垒起来,按土木建筑一比一的比例做出来;石材有多大,砖块有多大,垒起来的作品尺寸就有多大。

 

                                                  

  老墙作品体量比较大,正反两面,也就是外墙内墙都有内容。一件作品,从构思酝酿到动手设计,再到创作完成,一般要三四个月时间,长的甚至超过了半年。迄今,孙永军已创作了20多件老墙作品,最大的一幅《江山岁月》高3.6米,长11.6米,属分体组合式,最小的也有四五平方米。

      “面壁十年图破壁!十几年来,孙永军痴迷于老墙艺术的创作,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心血,还有多年来的艺术实践、积淀和感悟,自己的工资与积蓄也全部投入进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这辈子所学的东西都熔铸进了一沙一石里、一墙一壁中。最近几年,连电影拍摄他也没怎么去参加了。

  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为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文化尽自己的一份才智和心力,孙永军感觉值,大有意义,也对得起自己的军龄!

 

平面加立体呈现出强烈冲击力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孙永军的老墙艺术,取材于中国工农红军发源地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湘南暴动、桑植起义等革命火种燃起地,以及抗战时期中原地区广大农村老墙,具有广阔的时间跨度和典型的物象内涵。 

  艺术老墙是以平面的壁画、宣传画为基础,通过浮雕、沉雕等多种艺术手法,利用三维形体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创造出来的一面面形象具体、形态逼真、形式完美并具有特别表现力,其所呈现的每一个弹孔、每一张蜘蛛网都栩栩如生。这种二维与三维空间形体结合、平面加立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被看作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作品《模范营武装上前线》,表现发扬牺牲奋斗精神,为保卫苏维埃勇于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站塘区模范营武装上前线。作品《母亲在召唤》,着重表现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榜样。人们看到的是一位女赤卫队员,左手持红缨枪,右手高举召唤姐妹们:快快打碎封建思想的枷锁,冲破世俗观念的束缚,参加工农红军,投身革命吧!这也是母亲在召唤一队整齐的女赤卫军队员飒爽英姿、朝气蓬勃。

  这些作品表现形式完美、内容红色极致,复原历史立体多元,大有原生态的意境与韵味,冲击力大、感染力强,使人如临其境,易于产生联想、引发共鸣,实则是一道道红色革命史的教育墙。

      20216月,受天津市武清区文旅局的邀请,孙永军的老墙艺术在家乡的武清区博物馆展出。半年多来,参观者络绎不绝。震撼,实在是太震撼了!面对一件件返璞归真、诉说历史的作品,观众无不受到感染、发出赞叹。

 

 

 

  有一次,在展览现场,孙永军看到三位长者以顶礼膜拜之虔诚观看每一件作品。当他们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作品上高低起伏的轮廓与纹理,仿佛进入到了烽火硝烟的年代,摸着摸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孙永军为此感到欣慰,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这些老墙艺术作品能到原籍”——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永新、永丰、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去展一展,取材于老区,也应当回报于老区!

 

 作者系大江网、信息日报编委,高级编辑,江西省文化产业库专家,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南昌市人杰地灵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江西省人杰地灵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Copyright 2011-2019 by www.nc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 地址:南昌八一大道418号电话:0791-86239870
联系及投稿电子邮箱:luntan81@163.com赣ICP备19000874号-1 技术支持 格网科技 浏览量:555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