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情怀
您的位置: 首页 > 八一情怀
创新“八一文化”南昌大有可为
来源:周根保 日期:2024-12-06
近些年,南昌市为迎接建军百年盛典,成效显著地开展了一系列精心筹备工作。在创新八一文化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新颖举措。但有些事,办得成效甚微:如多次召开的“建军精神研讨会”,从外地请来不少专家,弄篇“大文章”,一念就是四五十分钟,台上津津乐道,台下闷着头皮听……,费钱费力,除了印出一本厚厚文稿外,不知道还能留下什么……
相反,近几年办几件实事,对开创南昌八一文化,影响巨大。
笔者认为,要想创新八一文化,务必摒弃形式主义,更新思想观念。
一、首先要明白何谓“八一文化”?
“八一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为历史背景,以南昌起义精神(聂荣臻语)为核心价值,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记忆,而且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八一文化的核心是南昌起义精神,这种精神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为标志,起义部队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坚定的革命理想、英勇的斗争意志、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紧密的团结协作四个方面。
八一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它通过红色歌曲、革命戏剧、宣传画报等形式,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例如,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一首反映八一精神的歌曲,它鼓舞了无数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在和平建设时期,八一文化则转化为一种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纪念活动、教育课程、影视作品等,继续传承和弘扬南昌起义精神。例如,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八一文化还体现在物质文化遗产上,如南昌起义纪念塔、八一起义纪念馆等,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南昌起义精神传承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往参观学习,从中汲取力量,感悟历史。
此外,八一文化还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本,从网络媒体到公共教育,南起义精神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发扬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总之,八一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南昌起义精神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不息。
二、近几年南昌市在创新八一文化中,做了三件有影响的事
(一)隆重在八一广场组织升旗活动:
南昌八一广场升旗仪式
任何到访南昌的游客,若未能亲眼目睹八一广场的升旗仪式,无疑会留下深深的遗憾。
每一位亲眼目睹升旗仪式现场的南昌人,心中都涌动着难以言表的自豪感!
这是让英雄城人民深感自豪的壮举。
笔者曾参加2002年那次八一广场改造。2004年竣工后,时任市主要领导提出“升军旗”方案。
军人深知:唯有“迎军旗”是条令所规定的;而天安门广场则是国旗升起的神圣之地。
后来,由笔者主持江西师大女学生,每重大节日,都在八一广场开展升国旗活动。
一开始观摩的人数并不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当今的网络宣传力量,以及领导们未像今天这般给予高度重视,加之后续某些因素的作用,这项活动最终黯然落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八一广场升旗仪式,不比天安门逊色;观众的参与热情高涨,丝毫不逊于天安盛况,氛围热烈无比。
可以说,每一次八一广场的升旗活动,都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也是一场直观而深刻的国防教育展示。
为了更加丰富升旗活动的内涵和特色,我们提议组织者特别融入“迎军旗”环节。这样不仅能突显“军旗升起的地方”的独特氛围,更能让整个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八一”情怀,让参与者们深切感受到那份庄重与神圣。
愿南昌的“八一”精神如酒,年份愈久,味道愈浓,传承不绝,光芒永驻!
祝南昌成为军人、退役军人及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
(二)积极参与江西省相关部门创作的歌剧《八一起义》
由江西省、南昌市宣传文化部门联合推出的歌剧《八一起义》,在南昌市、北京歌剧院首演,引起极大反响。
笔者参加首演式后,应江西歌剧院领导之约,向新闻传媒说了一段感慨的话,录像附在后面。
这部作品绝非对历史的平淡陈述,而是一次对那个时代英勇情怀的深情回眸与庄严赞歌。
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历史叙述,而是深入挖掘了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从而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力量。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致描绘和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这部作品成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人们为追求理想、捍卫正义而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并激发我们对英雄情怀的敬仰和赞美。
同时,作品也提醒我们,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价值的坚守。
歌剧将焦点对准了南昌起义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通过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将这一历史事件转化为了一幅幅鲜活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笔者在观看后,第一印象是:
“这是一部有浓浓‘八一’味道的好戏”。
什么叫“八一味道”?
笔者认为,就是八一起义前辈们表现的那种“力挽狂澜,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摡。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曾说了这样一段话: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这个战斗,就是南昌城头的第一枪。
在这部歌剧中,艺术家们不仅展现了南昌起义“第一枪”的宏大场面,更深入地挖掘了革命前辈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他们运用精湛的表演技艺,将那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岁月巧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之中。
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英勇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八一起义,创造了世界革命史上一个奇迹,在世界革命史上,一般一次革命运动被打压下去,要很长时间才能翻过身来。如历史著名法国巴黎公社等。
歌剧《八一起义》剧照
八一起义则不然,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被国民党反动派“赶尽杀绝”、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危急关头;热气腾腾大革命,一下子打入低谷……然而,改组后的党中央,在血的教训面前,很快觉醒,立刻决策:
以武装起义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力量!
他们从近百年“落后就要挨打”的鸦片战争、从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的教训,深刻认识到:
没有革命的武装,就不能战胜反革命的敌人,就不能担当起中国的领导,就不能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八一起义,就是在白色恐怖中,在敌人屠刀面前,在中国革命的低谷,一次改变中国革命、共产党人命运的历史壮举。
当年,毛泽东对八一起义英雄壮举的生动描述,散发浓浓的“八一味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改新天。
歌剧序幕,就展现了浓浓的“八一味道”。
观后第二个感觉;
匠心独运,经典再塑,如同陈年美酒注入晶莹新杯。
“这部剧,很深刻,生动回答了‘共产党人:我是谁?为了谁’这个时代之问”。
这句话久久回荡在我心中。
歌剧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细致刻画,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南昌起义先辈“听党指挥,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貌。
参与南昌起义的英勇领袖们,每一位都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其中,周恩来同志更是肩负着特殊的重任。在起义前夕,他与挚爱邓颖超的惜别画面,充满了深深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令人动容。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人,既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是相濡以沫的伴侣。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共同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即使面临分别,他们也坚信这只是暂时的,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他们在起义前均已身居高位,拥有“国民革命军军长、师长、少将军衔”的荣耀。然而,在党的召唤下,他们毫不犹豫地放下了个人的荣誉和地位,投身于八一起义的伟大事业中。他们清楚地知道,起义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党和人民的未来,关系到整个革命的走向。因此,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起义,选择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歌剧《八一起义》剧照
这些英勇的领袖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勇于担当的精神。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人民的一边,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重现,更是一次对英雄情怀和革命精神的深刻缅怀与传承。
它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情怀和革命精神,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观后第三种感受:
“什么叫八一情怀?这部剧作了生动回答。”
“八一”这两个字所蕴含的精神,不仅是当年闹革命时的精神支柱,更是如今治党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历经时间的沉淀和洗礼,仍然闪耀着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部剧很生动,很形象地用歌声,再现了英雄情怀,生动诠释什么是人民军队革命精神。
这是一首英雄的革命精神的赞歌。
在这部歌剧中,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南昌起义的详细经过,更能体会到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通过艺术家的演绎,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艺术佳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的革命史诗。
歌剧《八一起义》剧照
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具有深远而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更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
南昌起义的爆发,预示了革命军队的诞生,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在起义之前,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在南昌起义中,党领导军队走向了武装斗争的道路,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和勇气,也展示了党对革命形势的深刻洞察和正确判断。
南昌起义的成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不仅为中国革命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一起义精神,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
历史表明,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伟大尝试,更是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深远而持久,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中。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更在于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次起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歌剧《八一起义》运用精湛的艺术手法,将起义军英勇斗争的震撼瞬间定格于舞台之上。剧中细腻刻画了起义军无畏强敌、不惧牺牲的英勇身姿,以及他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奋勇拼搏的壮丽场景。观众在沉浸于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余,更能感受到起义军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革命情怀。
在歌剧中,观众可以看到起义军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坚持信念,不畏强敌,最终取得胜利的壮丽篇章。这种革命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后人的激励。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歌剧《南昌起义》以辽阔的历史长卷为背景,不仅呈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深情的情感描绘,深刻揭示了革命者的内心风景与崇高精神风貌。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拥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和情感深度,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信念与奉献,在音乐的旋律、歌声的激昂与表演的精湛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呈现。
观众在观看这部歌剧时,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者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英勇精神。他们面对重重困难和生死考验,始终坚守信仰,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深致敬,更是对后人的有力鞭策,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续为民族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采访视频
(三)千方百计争取陆军博物馆落户南昌
陆军博物馆效果图
在制定陆军博物馆的原考查方案时,南昌市并未被列为首选地点,而是名列最后。然而,南昌市委的领导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采取了行动。他们认识到,建立陆军博物馆对于南昌市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项目,更是一个能够弘扬城市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契机。因此,市委领导立即指示市委宣传部的负责人,前往北京,与军委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
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们带着南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及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前往北京。他们详细阐述了南昌市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作为八一南昌起义的发生地,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他们还强调了南昌人民对于建设陆军博物馆的积极工作热情,以及这一项目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意义。
他们的热情和诚挚打动了军委相关部门的同志。在听取了南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汇报后,军委相关部门的同志对南昌市的热切期望和积极态度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认识到,南昌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在推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军委领导的慎重考虑和讨论,最终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策——将陆军博物馆的建设地点定在南昌。这一决策对于南昌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和机遇。它不仅为南昌市打造八一文化、弘扬英雄城的丰碑增添了光辉篇章,而且对于提升南昌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陆军博物馆的建立,将成为南昌市一个新的文化地标,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它将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后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南昌市展示自身独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陆军博物馆,南昌市将能够更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世界了解这座城市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它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革命传统、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坚定决心。
三、对创新八一文化的几点建议
作为一名长期在南昌市工作的老党员,老退役军人,对南昌如何在建军百年之际,进一步打造八一文化,提出如下几点倡议:
近几年,市委在“擦亮八一品牌、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上,卓有成效。
特别是:
在八一广场,我们庄严地举行了升旗仪式,场面热烈隆重。
这一活动犹如一幅绚丽的生命画卷,每个瞬间都洋溢着勃勃生机与无穷力量,如同夜空中燃烧的星辰,熠熠生辉,不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更点燃了我们心中那份勇往直前的激情。。
上面说到这些大事,已初见成效,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大事,我以一位老退役军人、老共产党身份,向你们致敬!
点赞之余,还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要像争取陆军博物馆那样,做好“八一精神”命名工作。
值此建军百年之际,中央军委对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进行深入的科学总结。我们认为,将人民军队精神命名为“八一精神”,不仅是对其历史渊源的深刻追溯,更是对其独树一帜的建军历程的生动诠释。同时,这一命名也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时代特征。
“八一”是人民军队的诞生日,用“八一精神”命名人民军队精神,就像当年用“八一”命名“八一建军节”、“八一军旗”一样,顺当合理。
“八一”二字,蕴含的革命精神,在人民军队百年历程中,熠熠生辉,已是我军军魂,是引领我军前行的旗帜,它已深深根植中国军人的心中,同时已赢得了广大民众认可与支持。
详细的原因和考量,我在《关于以“八一精神”命名人民军队精神的几点思考》一文已有深入剖析。
第二,特别需要唱响一曲“八一”颂歌。
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与事件,他们的名字与事迹都因歌声得以流传至今。假若我们身处英雄之城南昌,能够奏响八一英雄的赞歌,以此迎接百年建军节的到来,并庆祝陆军博物馆的落成,这无疑将是一件充满意义且令人心潮澎湃的盛事。
在建军九十周年之际,我特地邀请了一位南昌县的杰出作词家,共同创作了歌曲《八一红》。这首歌曲不仅得到了南昌县一位退役军人的鼎力支持,他慷慨解囊,赞助了5万元,让这首《八一红》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唱开来。当然,我们也深知这首歌曲仍有待提升,但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将这首歌曲附上,以供各位参考和品鉴。
歌曲《八一红》视频
第三,结合“八一干部学校”,打造一座“八一军魂园”
为了深入弘扬红色基因,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该园应注入八一元素,精心建造一座八一起义史展馆。这座展馆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展示方式,再现八一起义的历史场景,让参观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
此外,还应修造一座“退役军人培训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建造一座“八一招待所”,为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场所,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放松和关爱。
为了丰富人们的军事文化生活,还特别需要修建一座军事生活体验馆,让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军事生活的艰辛与荣耀,增强国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这些场馆和设施将成为现役、退役军人的精神家园,也成为青少年军训基地和南昌市国防教育的基地,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国防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原南昌市委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